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世界睡眠日丨广东人上床睡觉时间最晚?睡眠问题知多少?

2024-05-06

睡眠是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源泉。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关于睡眠,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和知识?

广东人最能熬夜?

据《2021都市打工人睡眠报告》显示,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睡觉最晚的是广东省,平均上床时间是23:55;玩手机已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六成上班族受其影响;

上床睡觉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平均上床睡觉时间是22:58;

起床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平均起床时间是6:58;

起床最晚的省份是四川省,平均起床时间是7:50。

报告显示,都市上班族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5小时,睡眠时间可以达到8小时以上的人仅22%,6-8小时约53%,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占比25%。其中,35岁以上的上班族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近半数中国人睡眠不足8小时

没睡够8小时也别有睡眠焦虑

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研究分析了2022年民众的睡眠状况。

数据显示,2022年,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

受访者睡眠质量自评均值为3.11,大部分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占比为89.60%),有22.6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非常好”,有10.4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

另外,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的睡眠时长呈缩短趋势,睡眠质量自评呈下降趋势。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差异不大,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略高。

学生群体睡眠最长

研究发现,学生群体的睡眠时长最长,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达到7.74小时,睡眠质量自评好于其他职业群体。

除了学生群体外,各职业群体之间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自评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工作职位越高,睡眠时长越短,高层管理者的睡眠时长比被管理者和自由职业者短。此外,被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的睡眠质量自评均好于高层管理者。

另外,Z世代青年(1995-2009年出生)总体上近一个月夜晚的实际睡眠时长平均值为7.68小时,Z世代群体睡眠质量自评显著好于其他世代群体。

女生比男生容易失眠

有睡眠困扰的人太多了

根据《健康睡眠新时代: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的研究数据,人们普遍存在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失眠等问题,睡眠质量差、醒后易疲惫、易困乏是人们最直观的睡眠障碍症状。高达80%的受调者存在睡眠困扰的情况,76.5%的受调者存在失眠问题,轻度失眠人群达到68.2%。在不同人群上,青年和中年人群失眠现象更为严重,占比分别为82.3%和84.3%,女性失眠情况略高于男性。

睡眠问题知多少?

“白天醒不了,夜里睡不着”“一夜能醒很多次,每次醒来都很难入睡”“别人睡醒一觉精神百倍,我睡一觉依然精神疲惫”……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种种不良生活习惯正逐渐夺走我们岌岌可危的睡眠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睡前看手机/上网是导致睡眠拖延的因素之一。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教授介绍,饮酒、喝咖啡、长期睡眠不规律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成为健康睡眠的“拦路虎”。

按时上床、按时起床、规律作息是健康睡眠的重要保障。专家建议,睡前如出现焦虑、辗转反侧的情况,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通过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呼吸或身体变化,经过有规律的训练使身体放松,从而改善睡眠。

韩芳表示,偶发性的睡眠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改善。但如出现睡眠问题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引发高血压等并发症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在专业指导下对症治疗。

睡眠问题需要“身心同治”

睡眠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几乎影响所有生理系统。韩芳表示,睡眠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能量,改善免疫系统和心情,同时也有助于大脑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失眠、疲劳、焦虑、抑郁等问题,并可能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睡眠和精神、情绪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睡眠问题的治疗往往需要“身心同治”。“大部分焦虑、抑郁患者都有睡眠障碍,单纯使用睡眠药物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需要配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表示,治疗睡眠问题需要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向社会、生物、精神、心理综合治疗。

胡大一介绍,睡眠障碍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因素之一,同时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伴随着睡眠问题。他建议,应当让睡眠情况成为心血管医生问诊的重要内容。

面对失眠问题,服用褪黑素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褪黑素有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长期吃对血压也可能产生影响。”韩芳提醒,要科学慎重服用褪黑素,不能当做药品使用。

睡眠亦有罕见病

频繁“断电”要警惕

“在夜晚,我看到床会感到害怕,不敢睡觉,夜里我总是每15至30分钟就醒来一次,就算艰难入睡也会有光怪陆离的梦。”患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冬冬说,假使自己在白天驾车,都有可能猝倒发作、突然入睡。

韩芳介绍,冬冬所罹患的是一种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两千分之一左右的罕见病——发作性睡病。当许多睡眠障碍患者苦于无法“睡饱”的时候,发作性睡病患者却在另一个极端,他们常常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入睡。在生活中,部分发作性睡病的儿童患者,因为特别能睡、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误解为“懒惰”;而有的患者可能突然瘫倒在地,常被误认为低血糖;同时,患者还普遍出现夜间睡眠不安、整夜做梦的情况。

“我们家孩子出现症状后,一开始被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精神分裂,直到后来我们向睡眠医学方向就诊,才得到了确诊。”来自天津的患者家长海女士表示,让更多人了解发作性睡病的症状,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对患者和患者家庭意义重大。

专家表示,30多年来,我国睡眠诊疗中心由零星个位数已发展到3000多个,在发作性睡病等方面有了领先世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但总体对睡眠疾病的诊断能力仍然较弱。应进一步提升睡眠医学交叉学科建设,加速提高相关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水平。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综合: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南方网、新华社、健康中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等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处理。

来源:大洋网

睡眠是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源泉。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关于睡眠,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和知识?广东人最能熬夜?据《2021都市打工人睡眠报告》显示,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睡觉最晚的是广东省,平均上床时间是23:55;玩手机已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六成上班族受其影响;上床睡觉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平均上床睡觉时间是22:58;起床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平均起床时间是6:58;起床最晚的省份是四川省,平均起床时间是7:50。报告显示,都市上班族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5小时,睡眠时间可以达到8小时以上的人仅22%,6-8小时约53%,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占比25%。其中,35岁以上的上班族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近半数中国人睡眠不足8小时没睡够8小时也别有睡眠焦虑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研究分析了2022年民众的睡眠状况。数据显示,2022年,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受访者睡眠质量自评均值为3.11,大部分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占比为89.60%),有22.6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非常好”,有10.4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另外,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的睡眠时长呈缩短趋势,睡眠质量自评呈下降趋势。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差异不大,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略高。学生群体睡眠最长研究发现,学生群体的睡眠时长最长,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达到7.74小时,睡眠质量自评好于其他职业群体。除了学生群体外,各职业群体之间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自评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工作职位越高,睡眠时长越短,高层管理者的睡眠时长比被管理者和自由职业者短。此外,被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的睡眠质量自评均好于高层管理者。另外,Z世代青年(1995-2009年出生)总体上近一个月夜晚的实际睡眠时长平均值为7.68小时,Z世代群体睡眠质量自评显著好于其他世代群体。女生比男生容易失眠有睡眠困扰的人太多了根据《健康睡眠新时代: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的研究数据,人们普遍存在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失眠等问题,睡眠质量差、醒后易疲惫、易困乏是人们最直观的睡眠障碍症状。高达80%的受调者存在睡眠困扰的情况,76.5%的受调者存在失眠问题,轻度失眠人群达到68.2%。在不同人群上,青年和中年人群失眠现象更为严重,占比分别为82.3%和84.3%,女性失眠情况略高于男性。睡眠问题知多少?“白天醒不了,夜里睡不着”“一夜能醒很多次,每次醒来都很难入睡”“别人睡醒一觉精神百倍,我睡一觉依然精神疲惫”……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种种不良生活习惯正逐渐夺走我们岌岌可危的睡眠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睡前看手机/上网是导致睡眠拖延的因素之一。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教授介绍,饮酒、喝咖啡、长期睡眠不规律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成为健康睡眠的“拦路虎”。按时上床、按时起床、规律作息是健康睡眠的重要保障。专家建议,睡前如出现焦虑、辗转反侧的情况,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通过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呼吸或身体变化,经过有规律的训练使身体放松,从而改善睡眠。韩芳表示,偶发性的睡眠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改善。但如出现睡眠问题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引发高血压等并发症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在专业指导下对症治疗。睡眠问题需要“身心同治”睡眠是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几乎影响所有生理系统。韩芳表示,睡眠可以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能量,改善免疫系统和心情,同时也有助于大脑记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导致失眠、疲劳、焦虑、抑郁等问题,并可能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睡眠和精神、情绪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睡眠问题的治疗往往需要“身心同治”。“大部分焦虑、抑郁患者都有睡眠障碍,单纯使用睡眠药物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需要配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表示,治疗睡眠问题需要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向社会、生物、精神、心理综合治疗。胡大一介绍,睡眠障碍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因素之一,同时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伴随着睡眠问题。他建议,应当让睡眠情况成为心血管医生问诊的重要内容。面对失眠问题,服用褪黑素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褪黑素有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长期吃对血压也可能产生影响。”韩芳提醒,要科学慎重服用褪黑素,不能当做药品使用。睡眠亦有罕见病频繁“断电”要警惕“在夜晚,我看到床会感到害怕,不敢睡觉,夜里我总是每15至30分钟就醒来一次,就算艰难入睡也会有光怪陆离的梦。”患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冬冬说,假使自己在白天驾车,都有可能猝倒发作、突然入睡。韩芳介绍,冬冬所罹患的是一种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两千分之一左右的罕见病——发作性睡病。当许多睡眠障碍患者苦于无法“睡饱”的时候,发作性睡病患者却在另一个极端,他们常常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入睡。在生活中,部分发作性睡病的儿童患者,因为特别能睡、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误解为“懒惰”;而有的患者可能突然瘫倒在地,常被误认为低血糖;同时,患者还普遍出现夜间睡眠不安、整夜做梦的情况。“我们家孩子出现症状后,一开始被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精神分裂,直到后来我们向睡眠医学方向就诊,才得到了确诊。”来自天津的患者家长海女士表示,让更多人了解发作性睡病的症状,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对患者和患者家庭意义重大。专家表示,30多年来,我国睡眠诊疗中心由零星个位数已发展到3000多个,在发作性睡病等方面有了领先世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但总体对睡眠疾病的诊断能力仍然较弱。应进一步提升睡眠医学交叉学科建设,加速提高相关药物研发及临床治疗水平。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综合: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南方网、新华社、健康中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处理。来源:大洋网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