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小龙虾入侵中国失败,被吃到濒临灭绝?其实野外仍泛滥成灾

2024-05-03

在很多的文章里,都会这样形容小龙虾:小龙虾入侵中国,却被中国吃货吃到濒临灭绝。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实际上,在中国发布的入侵物种名单上,小龙虾依然在列。小龙虾目前在野外依然泛滥成灾。

小龙虾泛滥中国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一些生物爱好者将小龙虾带到了中国沿海地区,先在南京自然繁殖扩展,1974年进入湖北。

198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戴爱云首次提倡将淡水小龙虾作为一种水产资源加以开发利用,2000年后,我国先后有江苏、安徽、上海、湖北等省开展了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工作。

因为放生和养殖逃逸等原因,许多的小龙虾来到了自然水体繁衍生息,小龙虾可以栖息于湿地草甸,地下喀斯特系统,季节性沼泽和沼泽,永久性湖泊和溪流,稻田,灌溉渠道和水库。 该物种能够忍受包括低氧水平和高温在内的一系列环境条件,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40℃以上的高温也可生存,-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小龙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怀卵量一般在100-700粒,平均为300粒。卵的孵化时间约为14-24天,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

它们的食性很杂,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这些特性让小龙虾在野外迅速建立了种群。

它们的野外种群广泛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研究人员在安徽境内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小龙虾会对引入地的水生植物、两栖类、无脊椎动物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并使湿地生态系统生境质量下降,显著降低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

小龙虾常剪断农作物,特别是稻作物,影响后期的粮食产量。其掘洞习性对水利工程有破坏作用,严重的可能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在云南,山地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将近90%,小龙虾对云南许多梯田造成了严重破坏,受小龙虾危害比较深的梯田里,每亩梯田被小龙虾挖了近百个洞,洞穴最深的有1米多。走进梯田,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洞。截止2013年,小龙虾蛀空3万亩梯田 。

小龙虾都不够吃,为何还泛滥

这些年以来,中国小龙虾市场一直都是供不应求,2019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208.96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929万亩,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长27.52%和14.80%。

那为什么小龙虾还会泛滥成灾呢?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吃的小龙虾主要是养殖小龙虾,小龙虾养殖繁荣和小龙虾严重破坏生态并不冲突。

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包括一些污染的水体 ,并从环境中富集污染物 ,体内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可以高出周围环境中的数倍。这些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鳃交换或者摄食过程进入体内 ,在肝脏、 鳃和外骨骼中富集。因此 ,克氏原螯虾在重金属超标的环境下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明显,

正因为一些所谓的野生小龙虾虾因水体情况不明,虾的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特别是城郊结合地区污染源较多,捕捞的野生虾往往无法进入正规市场,除此之外,野生小龙虾肉很少,口感不佳,很多餐厅现在也不愿意收购野生小龙虾。

另外,野外捕捞成本高、数量不固定,那些交通不便的乡下水域运输打捞成本更是难以估量,所以农户捕捞野生小龙虾的意愿也不高。

某些没有人类定居点、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可以到达的水域即便小龙虾种群再庞大,也不会有私人团体对其进行商业捕捞。但小龙虾却不会只挑有人的地方繁殖,它们可以四处迁徙,并对所到水域的原生物种与农田设施构成了极大的破坏。

小龙虾作为一件成熟的商品,讲求的必然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人工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才能获得品相更好、个头整齐、更安全、售价更高的食用小龙虾。

所以说,现在多吃一份小龙虾,顶多能为小龙虾养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并不能靠吃解决生物入侵的问题。

人虾大战中国大败

随着小龙虾野外的泛滥,许多地方还采用了采取了截断、围挡、张网等方式,对小龙虾进行了持续性的捕捞和清理。同时也采取收购的方式,集中处理小龙虾。

其中云南省最积极,从2012年开始,红河州、元阳县两级政府每年出资110万元购买农药清剿小龙虾。仅5个月,元阳县消灭小龙虾2000余万只。

昆明市号召全民捕虾,仅2年的时间,就抓捕小龙虾10万吨。许多地方还采用了采取了截断、围挡、张网等方式,对小龙虾进行了持续性的捕捞和清理。同时也采取收购的方式,集中处理小龙虾。

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小龙虾泛滥的问题,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的扩大,难免会出现各种疏漏与管理不当。从而造成逃逸事件,让小龙虾在野外再次获得扩散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人虾大战,中国失败的原因。

云南人虾大战这么多年,2019年发布的《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小龙虾还在在Ⅱ级严重入侵类行列中。

如何才能防止小龙虾在野外种群进一步扩散,除了要加强小龙虾等入侵物种生态防控,可通过天敌控制小龙虾种群,同时通过研究小龙虾入侵途径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控制小龙虾种群的方法。

还可以实行养殖准入制,不适于养殖的池塘、稻田应退养,将距离江河、湖泊较近的养殖区进行搬迁停产等。

除此之外,我们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从而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在很多的文章里,都会这样形容小龙虾:小龙虾入侵中国,却被中国吃货吃到濒临灭绝。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实际上,在中国发布的入侵物种名单上,小龙虾依然在列。小龙虾目前在野外依然泛滥成灾。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一些生物爱好者将小龙虾带到了中国沿海地区,先在南京自然繁殖扩展,1974年进入湖北。

198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戴爱云首次提倡将淡水小龙虾作为一种水产资源加以开发利用,2000年后,我国先后有江苏、安徽、上海、湖北等省开展了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工作。

因为放生和养殖逃逸等原因,许多的小龙虾来到了自然水体繁衍生息,小龙虾可以栖息于湿地草甸,地下喀斯特系统,季节性沼泽和沼泽,永久性湖泊和溪流,稻田,灌溉渠道和水库。 该物种能够忍受包括低氧水平和高温在内的一系列环境条件,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40℃以上的高温也可生存,-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小龙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怀卵量一般在100-700粒,平均为300粒。卵的孵化时间约为14-24天,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

它们的食性很杂,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这些特性让小龙虾在野外迅速建立了种群。

它们的野外种群广泛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研究人员在安徽境内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小龙虾会对引入地的水生植物、两栖类、无脊椎动物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并使湿地生态系统生境质量下降,显著降低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

小龙虾常剪断农作物,特别是稻作物,影响后期的粮食产量。其掘洞习性对水利工程有破坏作用,严重的可能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在云南,山地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将近90%,小龙虾对云南许多梯田造成了严重破坏,受小龙虾危害比较深的梯田里,每亩梯田被小龙虾挖了近百个洞,洞穴最深的有1米多。走进梯田,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洞。截止2013年,小龙虾蛀空3万亩梯田 。

这些年以来,中国小龙虾市场一直都是供不应求,2019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208.96万吨,养殖总面积达1929万亩,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长27.52%和14.80%。

那为什么小龙虾还会泛滥成灾呢?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吃的小龙虾主要是养殖小龙虾,小龙虾养殖繁荣和小龙虾严重破坏生态并不冲突。

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包括一些污染的水体 ,并从环境中富集污染物 ,体内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可以高出周围环境中的数倍。这些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鳃交换或者摄食过程进入体内 ,在肝脏、 鳃和外骨骼中富集。因此 ,克氏原螯虾在重金属超标的环境下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明显,

正因为一些所谓的野生小龙虾虾因水体情况不明,虾的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特别是城郊结合地区污染源较多,捕捞的野生虾往往无法进入正规市场,除此之外,野生小龙虾肉很少,口感不佳,很多餐厅现在也不愿意收购野生小龙虾。

另外,野外捕捞成本高、数量不固定,那些交通不便的乡下水域运输打捞成本更是难以估量,所以农户捕捞野生小龙虾的意愿也不高。

某些没有人类定居点、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可以到达的水域即便小龙虾种群再庞大,也不会有私人团体对其进行商业捕捞。但小龙虾却不会只挑有人的地方繁殖,它们可以四处迁徙,并对所到水域的原生物种与农田设施构成了极大的破坏。

小龙虾作为一件成熟的商品,讲求的必然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人工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才能获得品相更好、个头整齐、更安全、售价更高的食用小龙虾。

所以说,现在多吃一份小龙虾,顶多能为小龙虾养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并不能靠吃解决生物入侵的问题。

随着小龙虾野外的泛滥,许多地方还采用了采取了截断、围挡、张网等方式,对小龙虾进行了持续性的捕捞和清理。同时也采取收购的方式,集中处理小龙虾。

其中云南省最积极,从2012年开始,红河州、元阳县两级政府每年出资110万元购买农药清剿小龙虾。仅5个月,元阳县消灭小龙虾2000余万只。

昆明市号召全民捕虾,仅2年的时间,就抓捕小龙虾10万吨。许多地方还采用了采取了截断、围挡、张网等方式,对小龙虾进行了持续性的捕捞和清理。同时也采取收购的方式,集中处理小龙虾。

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小龙虾泛滥的问题,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的扩大,难免会出现各种疏漏与管理不当。从而造成逃逸事件,让小龙虾在野外再次获得扩散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人虾大战,中国失败的原因。

云南人虾大战这么多年,2019年发布的《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小龙虾还在在Ⅱ级严重入侵类行列中。

如何才能防止小龙虾在野外种群进一步扩散,除了要加强小龙虾等入侵物种生态防控,可通过天敌控制小龙虾种群,同时通过研究小龙虾入侵途径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控制小龙虾种群的方法。

还可以实行养殖准入制,不适于养殖的池塘、稻田应退养,将距离江河、湖泊较近的养殖区进行搬迁停产等。

除此之外,我们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从而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